当前位置:

光明日报对我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进行了报道

  • 撰稿 : 西大附中 吴春梅
  • 部门 : 西大附中 课程研发中心
  • 时间 : 2017-02-20 10:31:07
  • 浏览数 :
  • 分享 :

2017216日,光明日报对我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进行了报道。

光明日报对我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进行了报道
   为普及中医常识,推广中医理念,传播中医药传统文化,进一步提升我校师生中医药健康素养,为中医药事业更好的全程发展奠定基础,我校在北碚区委宣传部、卫计委、教委,以及西南大学、重庆医科大学、北碚中医院等大力支持下,开展了
“中医药文化进校园”系列活动。

20159月至今,我校进行了立人大讲堂系列讲座、外出参观、中医药传统文化大赛、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课题研究、寒假实践作业:寻找家乡中药材、“中医药材”等为主题材的自然笔记大赛等系列活动。

为完成综合素质实践课题《缙云黄芩的抢救性保护和快速繁殖》,我校高二年级“雏鹰计划”5期学员熊安琪、吴思婧、易子琳等3名同学跟随西南大学导师吴能表、西南大学附中导师吴春梅在重庆北碚缙云山翻山越岭。 “我们走了很多地方,才发现不足10平方米的缙云黄芩生长地。了解了中医药文化知识,收获满满。”熊安琪说。

  20156月,北碚区按照城乡结合、中小学兼顾的要求,在5所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。北碚区政府为此设立了50万元的专项资金,作为中医药文化资料编印、师资培训、试点学校中医药文化建设等的工作经费。通过近两年的试点,全区已逐渐把中医药文化融入教育体系之中。

  “探索表明,中医药知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用,中医药的一些理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大有帮助。”北碚区教委副主任罗菁向记者介绍。

  但是,在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伊始,由于无经可取,只能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北碚区卫计委副主任汪力华表示,活动筹划时就面临着“无专门教材、无专业师资、无可用课时、与目前提倡学生减负有冲突”四大难题。

  汪力华当时就感到,要解决这些问题,必须招募一大批懂中医、爱中医的教师,组成专职的专家队伍和师资队伍,吸纳更多的教辅编写团队,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漫画、小故事、歌谣等形式,使抽象枯燥的中医药知识变得通俗易懂、妙趣横生。

但是,光讲中医药理论知识是不够的。通过校内中医药知识普及与“走出去”体验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,才能真正激发学习兴趣。

根据学生心理、生理特点与知识的接受度,5所试点学校按照小学低段(13年级)、小学高段(46年级)、初中阶段、高中阶段四个阶段,分层次地安排了中医药文化和保健知识的讲座,并且各试点学校还组织学生到重庆市中医药文化基地、重庆市自然博物馆、西南大学药学院等地参观学习。“学校连续几年的寒暑假都把‘寻找家乡的中药材’项目作为假期综合素质实践的必修课程,鼓励同学们进行研究性学习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”西南大学附中课程研发中心主任罗键告诉记者。
光明日报对我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进行了报道
西南大学附中高2014级师生在重庆缙云山发现药用爬行类新亚种黑背链蛇大陆亚种
光明日报对我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进行了报道
西南大学附中高2016级师生首次在巫溪长桂发现尖吻蝮(五步蛇),这是该种在长江以北的首笔确切记录
光明日报对我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进行了报道
西南大学附中高2016级学生将中医药文化融入自然笔记中
光明日报对我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进行了报道
西南大学附中高2017级学生在西南大学现代生物医药研究所开展《青蒿素和噬菌体对结核杆菌的抑制效用及抑制机理》的课题研究
光明日报对我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进行了报道
西南大学附中高2018级学生在西南大学农业部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开展中医药专项《薏苡种质资源材料组培快繁研究》

 

【链接】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“重庆实践”

http://epaper.gmw.cn/gmrb/html/2017-02/16/nw.D110000gmrb_20170216_4-05.htm

让学生理解和认同中医药文化——中医药文化振兴发展的新使命新课题

http://epaper.gmw.cn/gmrb/html/2017-02/16/nw.D110000gmrb_20170216_3-05.htm